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電商巨頭整合競速即時零售-快遞搜
消費市場的戰火越來越猛。6月23日,阿里、美團同時調整策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布全員郵件,宣布即日起,餓了麼、飛豬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美團則是全面拓展即時零售,繼續進攻京東強勢的3C等品類的體驗。兩者接連放話時,京東正在外賣、酒旅加速突擊。 如今,為了痛擊對手要害,搶奪存量,電商巨頭紛紛設法整合現有資源,儘可能讓砸下的投入更「划算」。為尋求新增量,供應鏈深厚的京東、電商大而全的阿里、本地資源過硬的美團,正展開一場更為膠著的「三國殺」。
調整業務板塊 阿里的國內電商業務再添兩位大將:餓了麼和飛豬。據記者了解,此次調整後,範禹繼續擔任餓了麼董事長兼CEO,向阿里電商事業群CEO蔣凡匯報。南天繼續擔任飛豬CEO,向蔣凡匯報。餓了麼、飛豬繼續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業務決策執行上與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 這意味著阿里將進一步整合集團業務。飛豬、餓了麼、淘天在各自領域有多年的能力和資源積澱,會師之後,將會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構建更加完整的大消費服務體系。特別是即時零售領域,淘寶閃購與餓了麼將加強協同,全面打通各項資源。 「這是我們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未來,我們將更多從用戶角度出發優化整合業務模式和組織形態,為用戶創造更豐富優質的生活消費體驗。」吳泳銘在全員郵件中說道。 對於阿里此次業務變動,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認為,電商更強調線上交易,與線下實體店的連接很弱,甚至更多時候是競爭關係。而大消費則是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連接實體店並加強餐飲、酒旅等本地生活消費即服務消費的部分。 值得關注的是,美團在同日也宣布對即時零售業務進行調整。根據美團內部公告,美團優選宣布進行戰略轉型升級,繼續探索「次日達+自提」模式和社區零售新業態,同時退出部分虧損區域。此外,美團還將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提供更有質價比的產品和服務,小象超市覆蓋區域會繼續擴大,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線城市,並加強供應鏈數位化能力,實現更快時效和更精細化的運營。 美團閃購也在發力。美團表示,閃購業務將繼續積極拓展品類,進一步拓展門店和閃電倉,並優化3C家電、生鮮食品、酒水飲料、快消日百等品類的體驗。 連通本地資源 顯而易見,阿里此番調整,與賽道烽火四起的緊張局勢有著直接關係。無論是美團對社區團購業務堅定的減虧決心,還是京東大張旗鼓為外賣、酒旅新業務吆喝,都讓本地生活戰場的氛圍更為劍拔弩張。 可以看到,近兩個月內,為了應對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強勢進攻,淘天與餓了麼迅速採取抱團策略,將「小時達」升級為「淘寶閃購」,接入餓了麼的供給資源。上線歷時不到一個月,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的日訂單超過4000萬。到了6月23日,日訂單數已突破6000萬。京東也在加速進軍,上線僅3個月後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全職騎手已突破12萬人。在酒旅業務上,京東以0佣金吸引近5萬酒店商家申請入駐。 數月來,京東與美團在即時零售上的纏鬥可謂刀刀見血。前者將「秒送」頻道嵌入首頁,極力放大外賣、生鮮等服務的曝光。同時,聚攏七鮮、京東買菜等基建資源實現復用並擴大業務覆蓋,強化品質定位和用戶信任,和美團的小象超市業務拼刺刀。 而美團以「閃購」痛擊京東的「秒送」,在後者的3C優勢領域圍追堵截,蠶食高客單生意。今年「6·18」,美團閃購20餘類高客單商品整體成交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倍,其中手機成交額翻倍,小家電成交額增長近2倍。據了解,目前美團閃購攜手零售商品牌商在全國建設了超3萬家閃電倉,還與美的、海爾等家電品牌合作,依託線下門店建設了「家電半日送裝」的服務體系。 這也說明,當競爭局勢越發白熱化,電商巨頭要想進攻或防範對手,就必須設法串聯起各個業務盤子的資源,達成方向上的共識。此前,京東利用0佣金為突破口挑起外賣大戰,其外賣業務的基底,也是依託於現存的達達運力資源,以及「京東秒送」的消費心智。而淘寶閃購上線後能激發更多非餐品類訂單的增長,以及97%的訂單準時率,也是得益於阿里在倉配、運力以及商家生態上的長期深耕。 壓力來到了本地生活的最強選手美團的肩上。今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美團創始人王興態度堅決,稱「將不惜代價贏得競爭」。今年美團也動作頻頻,例如針對京東的「品質外賣」策略上線了「明廚亮灶」專區,並宣布未來三年將向餐飲行業投入1000億元。 「公司對於京東在外賣上的動作沒有那麼緊張。」一位美團的內部員工向記者表示,美團從外賣起家,供給端的功底沉澱得很深厚,短期內京東很難真正威脅到美團,包括酒旅業務也做了很多年。「相比之下,我們更關注一些垂類的頭部平臺,例如攜程。」 這從側面也反映出電商巨頭儘管業務大而全,但在部分細分領域上很難真正剿滅對手。上述員工表示,攜程的強項在於把中高端酒店做得很深,手裡有很多優質酒店資源,籠絡了不少高淨值群體,而美團以「省錢」的心智佔領了不少廉價酒店,用戶價格敏感度更高。 放大差異化優勢 如今,熬走了不少中小玩家之後,本地生活已然成為巨頭的角逐場。玩家們不僅在即時零售、餐飲、酒旅等多項業務上高度雷同,每人手握的流量也是上億級別。可謂一人挑釁,全局震動。 然而,到了爭搶存量的階段,電商巨頭要想從對手的圍攻中撕開口子,燒流量已不是萬能招法。在外賣上一路高歌的京東,也得想清楚這類新業務的價值和可持續性等問題。按照近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解釋,京東外賣能帶來40%的交叉銷售,「虧的錢比買流量划算」。此外,京東外賣帶動了主站超40萬的PLUS新會員。 包括做七鮮美食MALL、酒旅,劉強東的深層目的在於供應鏈端的服務滲透上:既是幫助商家降本,又能與其在供應鏈上達成更深入的合作。據了解,比如七鮮美食MALL可依託哈爾濱本地冷鏈和即時配送網絡,為京東「品質外賣+堂食」模式提供支撐。同時,基於京東對供應鏈的深度了解,通過尋源採購,篩選品質餐飲品牌和商品入駐七鮮美食MALL,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京東的優勢在於自營B2C電商和自營物流,能夠通過自營建立很高的供給標準化和差異化。而阿里的優勢在於強大的線上平臺運營和組織能力,以及不斷加大投入的AI能力,能讓阿里最大化地發揮出開放平臺帶來的協同效應。」莊帥向記者指出,接下來頭部電商均會發揮各自優勢進行差異化競爭和發展,共同促進行業的升級。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美團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有助於其進一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即時性消費需求,擴大業務範圍和市場份額,增強其在零售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也為實體零售商家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推動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創新發展。 「但即時零售對供應鏈的時效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美團需要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管理,確保商品的及時供應和配送。」柏文喜強調,同時,還需要應對可能出現的庫存積壓、缺貨等問題,這對美團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