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數位化+制度創新「上海跨境金融18條」持續落地-快遞搜
「上海跨境金融18條」正持續落地 ■2025陸家嘴論壇期間,CIPS人民幣國際信用證業務正式開通。這一業務率先錨定國際標準,為國際貿易活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 這幾天,上海各家銀行都在嘗試一個新應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背景核驗應用場景。 這一稍顯複雜的應用名稱,卻讓跨境金融問題變得更加簡單。 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貨物運輸在海外、資金結算在國內的特殊貿易模式。由於資金、貨物和訂單是分離的,銀行想要知道一筆貿易真不真實,既要企業提供一堆材料,也要自己找途徑去核驗,過程非常繁瑣。 新應用通過對接上海自貿區「離岸通」平臺,引入了境外海關報關、國際運輸、港口裝卸等多方核驗數據。有了這些現成的數據,銀行在線上就能核驗離岸貿易的真實性,大大提高了跨境業務效率。 在應用場景上線當日,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參與其中。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為兩家企業辦理了離岸國際貿易業務背景核驗,一家是從事鋼琴及相關配件國際貿易的外商投資企業,另一家是主要開展皮草相關化學品離岸轉手買賣業務的民營企業。 「太快了。」企業負責人的感受很明顯。原先在辦理業務時,他們需要提前1到2個工作日著手準備交易單證、物流憑證等證明材料,提供給銀行審核。這次從業務審核到資金匯出,僅用了20分鐘,結算效率提升了100多倍。 這樣的跨境結算效率,正是「上海跨境金融18條」的具體要求。此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從五方面提出18條重點舉措,支持上海打造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高地。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收付額29.8萬億元,佔全國近一半,同比增長30%,是全國無可爭議的跨境金融樞紐。在如今日趨複雜的國際背景下,「上海跨境金融18條」開始加速落地。 像離岸貿易核驗應用這樣,通過數位化的數據聯通和流程再造,是一個基礎性的落地思路。上海科技創新與數據要素的優勢,是提升跨境金融便利化的優良土壤。 通過數據聯通,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近期依託上海大數據資源,上海分公司推出「信上海」免申即享政策包,將信保線上服務平臺與上海各相關委辦局功能平臺的數據聯通,在上海「單一窗口」「一網通辦」和「隨申辦」同步部署。同時,一次性整合「承保、理賠、融資、資信和政策結算」五大功能,組成「信上海」免申即享政策包,並向企業法人(管理層)在移動端精準推送。 下轉 6版(上接第1版)外貿企業可以通過一次授權,實現全部政策領取,倍數放大政策效果,實現政策找準人、政策送上門效果,加快築牢企業出海「防護牆」。 利用科技賦能,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持續實施外匯業務流程優化和系統再造,利用大數據選定外貿外資的白名單企業,推出「7×24小時直入帳」便利化展業線上服務方案。白名單企業可通過一次申請辦理,實現全天候的匯入匯款直入帳。銀行通過大模型,進行事後非現場數據監測管理風險,不僅幫助外貿企業打破國際貿易的時區限制,解決周末與節假日收款的痛點,也幫助外貿企業提升回款速度,獲得額外資金留存收益。 數位化之外,通過制度創新推動效率提升,是要啃的硬骨頭。但顯然,對照「上海跨境金融18條」,上海敢為人先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探索研究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非居民併購貸款服務」,此前已有案例在上海臨港成功落地。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為國內頭部科技企業境外子公司發放約1.5億元跨境併購貸款,助力其境外業務收購。 「通過創新自由貿易帳戶服務為跨境電商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結算服務」,這一中國版「傘形帳戶」即將面世。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等機構已經第一時間向人民銀行申請匹配跨境電商的創新自由貿易帳戶服務,正在等待核准。 「允許非居民外幣存款利率參考國際慣例進行市場化定價」,上海銀行業已經開始探索。目前,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已經嘗試了新的市場化定價,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也在抓緊制定有競爭力的產品方案,吸引境外資金留存。 「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對標國際的創新功能也箭在弦上。2025陸家嘴論壇期間,CIPS人民幣國際信用證業務正式開通。這一業務率先錨定國際標準,為國際貿易活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 通過數位化疊加制度創新,上海的一項項探索,正不斷提升跨境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助力更多企業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不難想像,隨著更多「上海跨境金融18條」政策的持續落地,這座國際金融中心將在這些企業身後,更加從容地配置全球資源。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張楊) 访问: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