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城配物流企業如何運用「新質生產力」理論提高競爭力-快遞搜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提供自身的競爭力是每個城配物流企業的生存條件,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研究、學習「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和運用方法,以期提高和改善企業的生產經營。 一、大數據創新平臺 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涵,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創新作用,給物流企業提供巨大的助力。這是因為物流企業的業務場景、操作模式、行業屬性等特徵,決定了物流企業對於信息共享、資源整合、資源互補的需求強烈,只有實現了信息與資源的充分利用,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降本增效。 過去,通過線下的手段進行信息與資源的收集,是個非常冗長、低效的過程,中小城配物流企業為了改變信息化水平較低的狀態,也都開始謀劃和正準備實施將業務和運營線上化的計劃。筆者認為,引入智能城配業務系統,或藉助平臺工具應是中小城配物流企業線上化戰略的起點,這不僅是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更是迎接市場需求的必然選擇。 如何運用智能城配系統或平臺,樸素理解,其實就是以系統裡沉澱的業務與運營數據為基礎,利用算法進行樣本分析,抽離、提純出不同項目或業務的運作規律,並據此輸出改善性的結論或指導性的建議。 這個過程需要分三步走:首先要解決的是數據沉澱的問題,其次是數據的算法分析,第三步是結論的輸出。 關於數據沉澱,市場上已經有很多成熟的平臺與系統可供中小城配企業選擇,筆者以唯捷城配「天穹」系統平臺為例,24年開始社會化以來,在華東、華中等地區,先後蘭田物流、北極光輝等多家區域性城配物流公司進行了合作,經過訪談,在業務、運營和管理提升方面,成效顯著,兩家公司對引入系統後給企業自身帶來的賦能均給予高度認可。 二、物流科技新應用 物流科技是指在物流活動中所用到的各項現代技術,包括現代機械技術、信息化系統技術、現代識別技術等。筆者在物流城配領域的唯捷城配從業數年,管中窺豹,本章節就以唯捷城配的科技應用為例,強調一下相關的好處: (1)線下運作的流程節點均實現線上化,從開始到結束有完美的閉環; (2)預警功能強大,不管是倉儲人工,還是司機操作的每個時間節點,或是倉庫的庫齡商品,都有自動提醒或者看板的方式進行提示、預警; (3)業務流節點相關的激勵機制、獎懲數據在系統裡都有明確的體現; (4)可以滿足各種作業場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通用性; (5)排車調度的功能強大,派車任務自動匹配合適的運力司機;這樣大大降低了調度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種種,不管是信息化應用,還是其他的物流科技手段應用,對比之前的線下傳統手段,都具有明顯的新優勢。 三、綠色倉儲和綠色配送 (1)綠色倉儲是指以環境汙染小、貨物損失少、連帶運輸成本低等為特徵的倉儲,節能、低碳、環保、可持續是精神內核,更符合行業目前大力推崇的ESG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 此外,品質和效率更是綠色倉儲的內在要求,由於倉儲本身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比如因為保管、操作不當引起貨品損壞、變質、洩漏等,及倉庫布局不合理導致運輸次數的增加或運輸迂迴,這些也是影響ESG發展的重要因子。 實施綠色倉儲管理可以緊緊圍繞綠色倉儲的這幾方面來進行: a.降低倉儲對環境的汙染。倉庫建設或改造前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充分考慮倉庫建設和運營,以及後期存放貨物對所在地的環境影響; b.採用環保產品對存儲貨物進行殺菌,加強科學養護,採取現代化的儲存保養技術,加強日常的檢查與防盜措施,保障存貨的數量和質量; c.合理進行倉庫空間布局。布局過於密集,會增加運輸的次數,增加資源消耗;布局過於鬆散,則會降低運輸的效率,增加空載率。只有合理的「黃金」布局才能使倉配協同效率最優; (2)綠色配送從運營角度理解的綠色配送。通過選擇合理運輸路線,選擇合適的動力形式的車型,有效利用車輛,科學配裝,合理排線,提高運輸效率和周轉效率,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甚至不產生尾氣排放。 綠色配送的管理措施有很多,筆者基於個人的認知及對城配行業的理解,認為行業視角下,綠色配送的狹義更多是指新能源車輛和技術的應用,從運營管理的層面展開,強調效率和經濟的共同配送也是符合綠色配送的內涵要求。 常見的共配模式有兩種:一個客戶項目配送時由多個企業聯合組織的配送活動,或一個企業針對內部多個客戶項目配送時實施的配送活動。 這種敘事邏輯之下,主角是城配物流公司,這也是我們城配物流公司喜歡的敘事視角。 a.零擔共配。 而站在貨主的立場,特別是處於早中期發展過程中貨主而言,他們期待的共同配送是什麼樣的?則是另外一種語境:當下在某一地區的需求較少較低頻,而使用專車不滿載、車輛利用率不高且不經濟,為了保證履約時效和品質,同時成本最優,自己可以在商品包裝形式、交接方式上做讓步,甚至犧牲某些特殊化要求,希望下遊的城配物流企業,在送貨時最好有現有的線路、網絡和履約能力,這樣自己的貨物可以和該物流公司在該區域其它的客戶實現共存、共揀、共配。 b.基於複合一貫制運輸的同行企業合作。 複合一貫制運輸的理念,在城配物流領域還比較陌生,過去更多的指向是,吸取鐵路、汽車、船舶、飛機等基本運輸方式的長處,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多環節、多區段、多運輸工具相互銜接進行商品運輸。 複合一貫制運輸,顯然不是一家企業能夠完成的,需要同行之間、上下遊之間進行緊密合作,在當下內卷的行業生態情況下,企業之間基於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戰略目標,也可以是具體的業務目標,在成本與效率最優,實現雙贏的理念驅使下,雙方相互包容合作求同存異,顯得格外重要。 四、新能源車的引入和使用 對於物流城配企業來說,新能源車輛是有著明顯優勢的營運工具,運用新能源車輛的優勢和好處已經是行業的共識了,本文僅簡單展開: a.環保節能:使用新能源作為動力源,減少了對傳統燃油的依賴,減少了尾氣排放,對環境汙染較小;b.成本低:相比於傳統燃油貨車而言,新能源貨車的運營成本較低,電能的成本相對較低,維護和保養費用也較少;c.低噪音:新能源貨車使用電動驅動,噪音較小,能夠減少對城市環境和居民生活的幹擾;d.政府各類政策的大力扶持。 雖然新能源車輛的續航表現在冬夏季、在南北方有不同的差異,但是隨著新能源車輛技術的不斷提高,隨著國家對新能源基礎設置的不斷投入,這類弊端影響會越來越小,目前的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5%,可見城配物流企業,不擁抱新能源是不行的。 當下應用新能源車更有現實意義。目前城配物流企業的運價普遍較低,但好在業務普遍穩定,如果合理測算運營成本,在確保投資回報的前提下,刷新車隊車輛的能源結構,可以大大增強自身的業務競爭力。 唯捷城配目前和多家主流以及新勢力新能源車企達成戰略合作,企業自身的運力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新能源車輛比例正在逐步提高。 五、新質生產力增強務實性 前四點講的更多的是生產力、生產要素,生產關係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生產關係,其實就是管理,管理應該是務實還是務虛?筆者認為作為一家實業企業,務實的成分應該更多些。 務實管理,簡而言之,即平時要求大家工作中認真一些、多做實事。在很多城配物流企業眼中,說起來很簡單,但在筆者十幾年的城配物流職場工作中,發現這類越是簡單的,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因為忽視產生的後果到來時,則是令人非常惋惜的。 美團的王興先生曾說:在所有失敗的公司中,80%的公司不是因為高難的事情沒有做好,而是基本工作沒有做好。 筆者在研讀新質生產力的同時,發現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一個隱藏的伏筆,就是對待管理要保持務實,務實管理是推動新質生產力落地前提中的前提。 新質生產力需要什麼樣的管理?除了創新、可持續等核心理念之外,還需要這些基礎的要素來支撐,比如執行力、真實、實幹、高效、注重過程、結果導向、尊重客觀事實。 如果由此及彼,範圍再擴展一些,還包括以身作則、對公司制度和自己的工作使命心懷敬畏、努力、敬業、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思路和工作方式。所以不但業務層面、戰術層面需要務實,戰略層面、管理層面也同樣要以務實出發。 至於如何推進務實管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從企業文化上推進務實管理。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對社會、市場、員工的態度和行為等等,企業文化如何被感知,終究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和企業的人。人,首先是企業的一號位,即企業主,或企業老闆,其次包括中高層、員工等等。 城配物流企業多為民營企業,他們的企業文化簡單而言就是老闆文化,老闆肩負管理的重任,同時很多企業老闆也是很多具體線條的一把手,比如銷售一把手,比如經營一把手,在管理的過程中,務虛和務實做的好不好,最終體現在公司的經營目標是否實現上。 (2)從用人機制上推進務實管理。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二八定律,同樣也適用於用人機制;在大部分的公司中,除了極少數的設計崗位靠靈感發揮主導作用,其他絕大部分的崗位都要把務實放在第一位;在非特殊原因的情況下,對於不務實的人員一定要實行一票否決制。 (3)從日常考核上推進務實管理。如果把人比作是水,制度無疑就是裝水的容器,這種情況下容器是什麼形狀而裝出來的水就是什麼形狀,而日常考核就是制度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對務實與不務實的獎懲,會有效推動務實氛圍、習慣的形成。 (4)從復盤機制上推進務實管理。通過復盤發現問題所在,不斷總結和糾正,也是務實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論語》中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則知名而行無過矣」,和企業中的復盤機制有相通之處。 (5)從監督機制上推進務實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監督機制也同樣不可或缺,堅持長期的監督機制,使被監督的管理人員不敢懈怠,是推進務實管理的重要保證。 需要指出的是,推進務實管理不會增加任何的管理成本和操作難度,相反的,務實管理會把各種潛在的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會通過糾正小麻煩而避免大麻煩。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