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導,中遠海運集團正與籌劃收購和記港口的財團展開談判,探討參與收購香港富豪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所擁有的全球港口資產事宜。
該收購財團由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旗下的碼頭運營商 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TiL)牽頭,成員還包括貝萊德集團及其旗下的全球基礎設施夥伴基金(GIP)。今年 3 月 4 日,該財團宣布計劃收購和記港口 80% 的權益,此後這一交易便持續引發各方關注。
知情人士透露,中遠海運是數家正與該財團接觸的中資國有企業之一。在上個月中美於瑞士舉行經貿磋商之後,引入中資方參與交易成為推動該筆交易達成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目前,相關談判仍在推進過程中,具體細節尚未最終敲定。
另據路透社報導,此次交易涵蓋 23 個國家的共計 43 個港口,其中包含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和克裡斯託瓦爾這兩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港口。若交易順利完成,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巴拿馬運河兩港以及全球其他 41 個港口的協議,預計將獲得超過 190 億美元的現金收益。
此前有消息稱,TiL 將成為長江和記實業擬出售的 43 個港口的唯一所有者,不過巴拿馬的 2 個港口情況較為特殊,將由 GIP 控股 51%,TiL 持股 49%。然而,後續又有報導指出,MSC 計劃剝離最具爭議的巴拿馬港口資產,以推動交易的順利進行,這讓收購進程變得更加複雜難測。長江和記實業與該財團為期 145 天的獨家會談將於 7 月 27 日結束,雙方已錯過了在 4 月初就巴拿馬港口籤署協議的初步目標,交易進度明顯滯後。
6 月 10 日,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目前的交易結構或將導致港口所有權過於集中,這不僅會損害巴拿馬市場的競爭力,也不符合巴拿馬運河的中立原則,這一表態進一步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稱,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經濟脅迫以及霸道、霸凌行為,表明了中方對涉及國家利益交易的關注和立場。在此背景下,中資港口運營商入局,協調各方利益,或許成為化解大國博弈的一種選擇,但這一過程充滿了挑戰和變數,需要各方在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中謹慎權衡。
從商業角度來看,在當前碼頭市場中,關鍵碼頭的戰略意義日益凸顯,通過收購能夠更有效、更迅速地擴張市場份額,這對於 MSC 和中遠海運等企業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雙方都有強烈的意願擴張碼頭網絡,推動交易落地。而且,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港口與和記港口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早已在上海港浦東國際、明東碼頭,鹽田國際一二三期碼頭,香港港亞洲貨櫃碼頭、中遠國際碼頭,鹿特丹港 Euromax 碼頭等關鍵碼頭建立了合資關係。近年來,雙方還進一步加強了海外港口合作,例如共同開發埃及蘇科納港口新貨櫃碼頭,中遠海運港口收購和記港口在林查班港的碼頭股權等,這些合作經驗為中遠海運參與此次收購交易提供了一定的優勢和基礎。
不過,此次收購也面臨著諸多消極因素。一方面,中遠海運港口等中資港口運營商在海外市場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法規、市場環境差異較大,這給中資企業的海外投資和運營帶來了諸多挑戰;另一方面,在貨櫃運輸與碼頭市場中,中遠海運與 MSC 存在競爭關係,即使中遠海運順利加入交易,也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並與 MSC、貝萊德等各方商定合理的交易結構,這無疑增加了交易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製方案。快遞搜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