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國際貨代新興市場專線推薦:中東、非洲清關政策與渠道選擇-快遞搜
在中東和非洲市場的跨境物流布局中,清關政策與渠道選擇的適配性直接決定了物流成本與時效的競爭力。沙特SABER認證的強制實施與南非海關的IOR備案要求,折射出兩地截然不同的監管邏輯——前者通過數位化系統強化全流程合規,後者則依賴人工審核與本地化資質。 接下來,快遞搜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東市場:SABER認證與雙清包稅專線的協同策略 中東市場的核心挑戰在於2025年全面實施的SABER認證體系,尤其是沙特對PC(產品符合性證書)和SC(裝運符合性證書)的到港前強制要求,使得傳統「先出貨後補證」的操作模式徹底失效。 以電子產品為例,GCC認證需額外標註阿拉伯語標籤電壓參數(220V/60Hz),而阿聯海關對商業發票的翻譯件審核誤差容忍度僅為5%,任何格式錯誤都將導致平均3-5個工作日的滯留。 針對這一特性,頭部貨代已發展出「預認證+動態路由」的專線方案:在杜拜傑貝阿里自貿區設立中轉倉,貨物在自貿區內完成SABER認證預審後,通過阿曼塞拉萊港(中東效率最高的自動化港口)分撥至沙特、科威特等市場,將清關時間從72小時壓縮至8小時內。 對於高價值商品如奢侈品,部分專線採用「折舊申報法」,將原價2萬迪拉姆的手錶按二手貨申報7000迪拉姆,配合阿聯語保修卡降低查驗概率,但需注意杜拜海關2024年啟用的AI圖像識別系統已能自動比對官網價格,低報超過50%將觸發貨值50%的罰款。 非洲市場:本土化清關網絡與多式聯運的破局點 非洲清關的複雜性體現在政策執行的地方性差異——南非要求單票貨值超100美元即需正式報關,且進口商IOR資質備案周期長達7天;而奈及利亞拉各斯港因海關每日實際作業時間不足6小時,貨櫃平均滯留時間達11天,冷櫃貨物損耗率高達15% 專業貨代通常採用「雙軌制」解決方案:對於普貨,通過肯亞蒙巴薩港(東非最大深水港)的海運拼箱專線,利用《非洲大陸自貿區協定》的關稅減免條款,將奈洛比至坎帕拉的陸運成本降低30%;對於高時效需求貨物,則依託衣索比亞航空的阿迪斯阿貝巴樞紐空運,搭配本地華人清關團隊(如旭洲物流在埃塞投資局備案的快速通道),將傳統14天的清關流程壓縮至48小時。值得注意的是,南非2025年齋月期間電商包裹量激增52%,但德班港因裝卸設備短缺導致船舶錨泊延誤達28天,此時通過納米比亞沃爾維斯灣港中轉再陸運至約翰尼斯堡,整體時效反而比直航運抵德班快5-7天。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本文所載政策及物流方案均基於公開資料整理,具體操作請以目的國海關及服務商最新規定為準。 访问:19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